特朗普对印度这个准盟友翻脸,加征高额关税并大加羞辱,要求印度选边站队。印度这次选择硬刚,并将证据甩到美国脸上,质问为何美国买得,印度买不得。这下莫迪的反击,直接将美国的双标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环球网援引的消息,特朗普日前公开抨击印度在俄乌冲突期间大量购买俄罗斯原油,还将炼化后的成品油卖到欧洲,赚得盆满钵满。他认为这不只是“背着美国做生意”,更是在“间接资助俄罗斯战争”。白宫官员更是放话称,“所有选项都在桌上”,暗示可能对印度加征关税。 按照美方说法,印度这种“发战争财”的行为已经触碰美国底线,必须管。 然而,印度这边的回应却异常强硬,甚至可以说是“反将一军”。 印度外交部先是抛出美国早前鼓励印度“买俄油稳定市场”的官方表态,接着掏出欧盟从俄罗斯进口675亿欧元的贸易数据、27%美核电站依赖俄浓缩铀的事实跟投之家,以及美欧仍然在采购俄罗斯钯金等关键原材料的案例。
然后只说了一句话: “印度只为国家利益行动。” 简单、直接,但效果堪称“绝杀”。 一时间,美国“你不能买”的制裁话术彻底破防,印度民众更是群情激奋,认为美国这是典型的双标——你们买就是“维护市场”,我们买就是“资敌”?凭啥?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莫迪这一波反击太强硬了,几乎不给美国留面子。但如果你仔细分析背后的逻辑,就会发现,印度不是情绪冲动,而是早就算好了四笔账。 第一笔账:经济账 美国喊着要对印度加征关税,但真的敢全面下手吗? 看看美印贸易结构就明白了。印度出口到美国的大宗商品多是服装、农产品、茶叶等“可替代性强”的产品,但这些并非印度的核心产业。而真正具有高附加值的,比如 智能手机零部件、IT服务、软件外包 ,反而是美企依赖印度。
换句话说,美国这波所谓的“制裁威胁”,更多是打嘴炮,雷声大雨点小。 第二笔账:能源账 印度靠俄油省下多少钱?据官方数据,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印度进口的俄罗斯原油占比从不足2%飙升至35%以上。 在这一过程中,莫迪政府将低价俄油转化为国内燃油补贴,成功压制了通胀,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 一个简单的民生问题,却成了他执政民意的“加分项”。 如果现在为了美国的脸面断掉俄油,不仅会引发油价飙升、通胀反弹,还会直接影响民众生活,那莫迪的支持率很可能就不保了。
第三笔账:军事账 印度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根深蒂固。 S-400防空导弹、布拉莫斯导弹、苏-30战机、T-90坦克……全是俄系装备。当前印度超过60%的军事硬件依赖俄罗斯体系,哪怕美方在F-35战机上放话暂停合作,莫迪也毫不在意,转身就与法国谈判阵风战机增购计划,还重启国产“光辉”MK2战机项目。 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印度为摆脱对美依赖早就筹谋的长远布局。 第四笔账:政治账 特朗普曾公开贬低印度经济“死气沉沉”,这在印度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反感。而近期印巴冲突后,印军的表现又遭到舆论批评,莫迪正处于政治敏感期。 在这种背景下,他不但不能示弱,反而要借强硬反击“外国施压”,来凝聚民族情绪、稳固内部人心。美国越是打压,莫迪反而越能在国内得分。
回头来看,特朗普这波“炮轰”印度,真的是为了市场公平?为“民主正义”出头?恐怕远不止这么简单。 关键点在于,美国现在对俄罗斯的多轮制裁 效果越来越有限 。能源、金融、军工三大体系虽受到一定冲击,但远未崩溃。反倒是印度、土耳其、甚至阿联酋等中间力量趁势而起,成为俄罗斯绕开西方制裁的重要通道。 印度,就是最醒目的一个。 通过低价购入俄油、卢比结算系统、炼化后转售,印度不仅成了“全球油贩”,还顺手打通了人民币、卢比和卢布的三边贸易,为俄罗斯创造了新的外汇流通路径。 这一点,是美国最无法容忍的。 从这个角度看, 制裁印度只是“打狗给主人看” ,真正要施压的是俄罗斯。而莫迪当然也明白,自己就是“被敲打的那个中间商”,这才选择了强硬回击。
莫迪反击的最大亮点,并不是反驳美国“凭啥我不能买”,而是他干脆将整个美欧都拉下水,一一列举那些“嘴上喊制裁、身体很诚实”的行为。 比如: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液化天然气高达1650万吨,创历史新高;美国核电站27%的浓缩铀依然来自俄罗斯;电动车所需的钯金,美国继续从俄罗斯采购;德国的工业大户们,依旧在悄悄使用俄天然气转产钢铁。 这些数据,狠狠撕掉了西方所谓“制裁统一战线”的遮羞布。而印度则摆明了态度:你们都在买,我买点油就成“资敌”?没门! 这一波操作,不只是回应美国,更是对整个西方世界进行了一次道德反问。而这一问,也恰恰道出了 当前全球制裁体系的“选择性执法”本质 。 美印之间的这场“石油争端”,表面是能源、实则是博弈。
对美国而言,印度是一个必须要“拉拢”的伙伴,用来牵制中国、维稳亚洲。但同时,印度也是一个越来越“不听话”的角色,不仅在能源问题上另起炉灶,在军事上也不再盲从,在金融体系上更是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这次特朗普想用“关税大棒”敲打印度,却没想到反被莫迪借势打了一波“民意翻身仗”。虽然美国一直将印度视为在印太围堵中国的重要盟友,但印度不是日韩,不可能对美国言听计从。尤其是这次特朗普太双标,对欧盟视而不见,对印度却重拳出击。特朗普想借制裁逼印度站队美国,放弃左右逢源,恐怕是想多了。
佳成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