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国垒 本报通讯员 刘芳七星配资
“学技术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适合岗位的方法。要使技术应用变得更加简单实用,必须与基层职工标准化作业结合起来……”近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举办的钢铁企业技术创新与成果培育转化线上培训班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行业培训专家、山钢集团工匠学院教师徐国良讲授了《钢铁企业基层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与工具应用》课程,详细介绍了山钢技师创新能力研修等培训项目。
作为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首家工匠学院,山钢集团工匠学院自2022年9月成立以来,始终以创新为引领,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完善课程形式,以科学化、系统化的培训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
在课程设计上,山钢集团工匠学院突破传统框架,构建与时俱进、贴近实际的课程体系,既涵盖了传统技艺的精髓,又融入了行业前沿技术最新成果七星配资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满足不同岗位职工的个性化需求,山钢集团工匠学院深入开展岗位技能需求调研,量身定制培训课程。这种“按需施教”的模式,为每名受培训的职工精准匹配其职业发展路径,提升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课程形式上,山钢集团工匠学院采用集中授课、现场实操、网络自学等多元化教学模式,满足不同职工的培训需求。山钢集团工匠学院精心打造的互动式培训课堂,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引导职工主动思考与深度参与,全方位提升职工培训体验。
现场实操环节是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山钢集团工匠学院配备了现代化的培训设备,增设了VR仿真模拟实验室,为培训职工营造了逼真的岗位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实操课程。职工们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操培训,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技能操作,还能在培训中锻炼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山钢集团工匠学院还设计了“1+2+2+X”四段式培训模式,包括团队学习和行动学习方法,引导职工掌握科学实用创新方法,解决技术难题。技师创新能力研修培训项目作为重点项目,经过迭代升级,已成为职工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
如今,山钢集团工匠学院职业技能培训范围已拓展至40个职业、47个工种,无论是电工、钳工、焊工等工种,还是新兴领域的技能需求,都能提供精准的培训服务。
创新不仅仅体现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七星配资 ,更体现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自成立以来,该学院已经培训“操检维调”职工607人、一专多能职工2181人、“金蓝领”职工97人、新型学徒工81人、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职工3476人。先后承办各类技能比武20余次,吸引了40多个单位1500多名职工参与。
佳成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